Friday, March 17, 2006

「汪洋中的一条船」补充资料


「汪洋中的一条船」写的是郑丰喜(1944年-1972年)个人的经历。他出生在台湾中部一个贫穷的家庭,共有ll个兄弟姐妹。他一生下来双脚就是畸形的,所以,他从小就只能爬着走,不能站立。

郑丰喜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求学的念头,他由小学升上初中、高中,直到大学。他念大学时,台北有一位医生,免费为他装上一双义脚,使他能够站立起来。大学毕业后,他就在家乡的一所中学教书,1972年因病去世。

下文是从郑丰喜的作品「汪洋中的一条船」选录出来的。


《我要读书》

一个夏天的黄昏,爸爸带了一位老师回来。爸爸指着我的双脚对老师说:“脚这个样子,走路都得爬,怎么可能上学呢?”接着又说:“要是学校肯让他寄宿的话……”那位老师不等爸爸讲完,就摇摇头说:“像这样,要读书实在也没有办法。”说完就走了。我低下头,看着弯曲的双脚,想到前途,不禁掉下了眼泪。但是,我心里却不停地喊着:“我要上学!我要读书!我要和常人一样天天去学校。”

有一天,邻居阿兴要到学校去办理新生入学手续。他问我要不要去学校玩,如果要,他可以背我去。我毫不考虑地说了一声“要”,便立即爬回家去换一套较新的衣服。

到了学校,阿兴背着我到处参观。一位女老师看见了我,问我叫什么名字,喜欢不喜欢读书,我一一回答了她。她除了称赞我聪明外,还在黑板上写了一些注音符号教我念。想不到在短短的三十分钟内,我居然学会了所有的注音符号。她更惊奇了,认为是一个奇迹。她说:“只要你好好努力,将来一定可以出人头地。”她还问我:“这个新学期开始时,你来上课好吗?”我又毫不犹豫地点头。

我终于可以上学了。当时和我一同上学的有阿兴、李可、堂兄、表哥等, 他们轮流背我上学回家。然而不久之后,有些大人说话了。有的说,背着我会背坏身体;有的说,背我会被传染成跛脚。总之,就是不许他们的儿子帮我,因此,我必须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我用布包着书包,把它绑在腰部,然后沿着人少的道路爬去学校。每当遇到生人,我就暂时停下来,等那些奇异的眼光消失后,才再趴着继续爬。
这种爬的滋味,不是大家所能想像得到的。遇到大热天,路上沙粒如火球,爬在上面,手脚都会起泡脱皮;遇到下雨天,满地泥泞,爬在上面,弄得全身又湿又脏,真苦死人。可是,为了学业,为了前途,我只有不顾一切地往前爬了。

Monday, March 06, 2006

「汪洋中的一条船」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具有顽强意志的人,他们虽遭遇不幸,但不向命运低头,经历不断奋斗,最终获得成功。「汪洋中的一条船」中的郑丰喜便是很好的例子。以下是这故事的简介:

「汪洋中的一条船」叙述一个残疾青年奋力自强却也灿烂一生的历程。郑丰喜出生双腿残废,险遭抛弃,幸而爷爷与二婶等人的疼爱庇护,终于能够从艰难的困境中成长起来。

因为家贫,幼年的郑丰喜经历了随耍猴人街头卖艺,养鸭时有几乎丧生洪水,环境的艰苦折磨,鼓励了郑丰喜自强不息的毅力与上进心,不但靠双手生存了下来,还争取上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可是因为他的残疾,使他受到了一些老师的刁难及学生的欺辱。郑丰喜宠辱不惊,以他的聪慧及过人的勇气与毅力,了大家的尊敬与钦佩。

为了完成中学学业,郑丰喜到处打工,他以一篇「汪洋中的一条船」参加微文比赛,引起了社会很大的回响。许多人表示愿意资助他完成学业,但是他却不愿过多依靠他人。最让郑丰喜欣喜的是专家徐锦章替他装了义肢,使他站了起来。

郑丰喜终于不负众望考上了中兴大学法律系,并继续撰写「汪洋中的一条船」。大学时,他和同学吴继钊相恋。吴父吴母虽钦佩郑丰喜的奋斗精神,却不愿女儿嫁给他。郑丰喜上门与吴父吴母恳谈,吴母要他为吴继钊着想,而郑丰喜坚持只有自己才能给吴继钊幸福。经历周折,郑丰喜终于与吴继钊结为连理。婚后郑丰喜与吴继钊生活幸福美满,育有两女。

三十一岁时,郑丰喜因癌症不治逝世,身后留给人一段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

请跟我们分享你的感想。

我们这一班


你们总有用不完的精力及主意。
好好善用自己的专长,
为生命点上灿烂的光芒!

让我们互相学习,
增进彼此知识及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