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饺子

一天,王羲之在街上走,来到一家饺子铺门口。那儿非常热闹。可惜门旁有两副对联,字却写得呆板无力,缺少功夫。
王羲之看了,心中暗想:“这样的字,也配挂起来?”他走近一瞧,见铺内有口开水大锅,设在一道矮墙旁边。包好的白面饺子,好似一只只白色的小鸟,一个接一个地越墙飞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滚沸的大锅。一锅下满,“小鸟”就停飞了。等到这锅饺子煮好,捞完,“小鸟” 又排队一样飞来,准确无误。
王羲之十分惊奇,要了一大碗饺子。他用筷子将饺子夹起,慢慢地送到嘴边,轻轻地咬了一口。不知不觉,就把那一大碗饺子,全吞到了肚里。
吃完后,王羲之对自己说:“这鸭儿饺子果然不错!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字写得太差,与这美味饺子实在不能相配!”他找到了店主人。只见一个白发老太婆坐在面板之前,一个人擀饺子皮,又包饺子馅,动作纯熟极了。更令人惊奇的是,包完之后,白发老太婆随手将饺子向矮墙那边抛去,饺子便一个一个依次越墙而过。
老人的高超技艺,使王羲之惊叹不止。他赶忙上前问道:“老人家,像您这深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老人答道:“不瞒你说,熟练需五十年,深熟需一生。”
听了这话,王羲之沉默了一会。然后又问:“您的手艺这样高超,为什么门口的对联,不请人写得好一点呢?”
老人气鼓鼓地说;“唉,并非我不愿意请,只是不好请啊!有的人写字刚有了点名气,就骄傲起来,哪里肯为我们老百姓写字。其实,照我看,他们写字的功夫,还不如我这扔饺子的功夫深呢!”老人的话不一定是指王羲之,可是王羲之听了,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羞愧难当。于是,他特意写了一副对联,恭恭敬敬地送给了这位老人。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