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26, 2006

中二普通工艺班期末复习

中二普通工艺班期末复习

一、
踏入传统的中正(义顺)校园里,你可以找到一位戴着眼镜,( )。她就是我们所尊敬的张秀卿老师!  去年,当她刚来教我们这一班时,( )。我们这一班很顽皮,所以给她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她对我们的第一句话是“老师走进课室,你们却视若无睹。”  读到这儿,( )。其实,张老师可爱得很。上课时,为了不让同学对华文失去兴趣,她会讲故事给咱们听;测验时,还会拿出一大包的糖果来为我们加油打气;听写拿满分时,她也不忘用巧克力奖励大家。( ),但她的每个行为却感动了大家。  我们相信,张老师不会忘记,我们曾经为了挽留她,( )。那时,我们接到她可能不再教我们的坏消息,,在上面写上了“老师,请不要走”。幸好,叶校长最终决定让她留下继续教我们华文。  张老师,教师节快乐!
1) 和蔼可亲的华文老师
2) 你一定觉得这个老师不好惹吧
3) 她那凶巴巴的眼神让不少同学直发抖
4) 画了一张布条送给她
5) 也许你们会觉得她把我们当成小学生看待

二、
时光飞逝,教师节又到了。最近,教育部设立了一个网站(http://teachersday.sg),目地是要让学生和毕业生通过这个方式向老师致意,( )。我也写了好几则,而我心中最想感谢的还是我的华文老师——幸锦龙。  幸老师,上您的课,我满怀期待,( ),您让我觉得华文其实是很有趣的。当您朗读课文时,不管谈到什么内容,您只要联想到任何故事,您就会毫无保留与同学们分享。  老师,您常说:“( ),要行得正,对得起自己,在面对困难时,一定要坚持到底,勇于克服,才能成功。虽然您每次都这么说时,我们脸上似乎都毫无表情,但是,大伙儿心里其实感触良多。( ),也很关心学生。例如,哪个学生面对家庭问题,您都了如指掌。  ( ),谢谢您给予我们无限的关怀、耐心和帮助。老师,辛苦了!祝你教师节快乐!
1) 您不只在乎我们的成绩
2) 谢谢老师的爱心和热忱
3) 感谢老师的裁培
4) 因为您很有幽默感
5) 做人一定要脚踏实地


三、
午餐时,与朋友结伴到学校餐厅,准备好好慰劳一下饿了大半天的肚子。我右手端着饭菜,左手端着杯子,正准备抢个位子坐下时才发现,整个餐厅坐无虚席,朋友抱怨道:“连个位子也没有,今天怎么这么挤?我们该怎么吃呀?”、“站着吃呗,不然能怎样呢?”另一个快嘴的朋友抢先答道。于是,( ),可是,问题出现了,两只手都忙着,怎么把食物送进嘴里?朋友都在不停地抱怨,我却分外享受站着吃饭的滋味。  我从小便与站着吃饭结下不解之缘。小时候,我是个“多动分子”,一刻也静不下,连吃饭时也是如此。于是,妈妈端着碗,在我后头跟着跑,( ),妈妈就往我嘴里塞口饭。我一会儿跑东,一会儿跑西,常常一顿饭下来,把妈妈累得满头大汗,但,我可不管那么多,照样玩我的,就这样,跑动吃饭的日子就一直延续到上小学。  小一的时候,妈妈郑重向我宣布,( ),我无奈地点点头。谁知,由于爸爸、妈妈的工作繁忙,把我送到奶奶家,这可把我乐坏了。奶奶家有好多与我同龄的伙伴,我们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到池塘边捕小虾……谁说小孩子不懂人情世故,我们可不一样,每顿饭,我们都端着碗从家里跑出来,站在老槐树下边吃边聊天。我们聊学校,聊谁又喜欢上谁,聊天上的小鸟,天南地北无所不谈。就这样,我们在老槐树下“站”到了该上中学的时候。  第一次住校,( ),从食堂打包食物回宿舍时才发现,没有桌子;椅子也不过就是宿舍里的床沿,人一挤,床沿也不够坐了。理所当然,动作缓慢的我只好站着吃饭了。左手端菜碗,手心里还夹个馒头,右手挟菜,还时不时端起另一个碗里的汤喝两口,站着吃饭,就得有这个本领!  这时,朋友说站得腿发麻了,手臂也酸了。他们问我:“你怎么都不累呢?”我笑了笑,心里暗自庆幸小时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久前,在报纸上看到这么一句话:站着吃饭最利于消化,( ),无意之中竟养成了科学的吃饭习惯,心中也平衡了,释然了,但不知这是否也是一种阿Q精神呢?
1) 感觉特新鲜
2) 只要有机会
3) 几个人闷闷不乐正准备开动
4) 以后吃饭要规规矩矩坐下
5) 心中不免一阵狂喜

四、
下雨了。很大,( )。  渺小的雨滴使出吃奶之力,不让自己渗透陆地,流向大海。路人匆忙的步伐残忍地践踏着地上的雨水,无意将千千万万的雨滴分散。在某一个角落。它正在努力为自己挣脱命运的魔爪。  泥土疑惑地道:“水滴小弟,何必呢?你终究会流向大海,再变回水蒸气,又成雨滴。这是你的命运,( )。渗透我吧!别再做垂死的挣扎。你至少能为我提供水分,让花草树木变得更美丽,( )?”  雨滴不屑地看了它一眼,“那造福你们,我的幸福何去何从?我本活在悲剧里,但我拒绝悲惨的接受。”它仍努力地挣扎,为了一种信念……  ( ),雨过天晴。雨滴终究被蒸发,变成水蒸气。  雨滴悄悄地说再见,而世界依然旋转着。泥土叹了一口气:“这又何必?构画出的美丽未来像泡影一样脆弱,一吹就破。我们无从选择,( )。”
1) 太阳无情地升起
2) 无法摆脱的自然循环
3) 只能愚蠢的相信所有美丽的构想
4) 大得让人喘不过气
5) 何乐而不为

中一快捷华文年终复习试卷

(一) 填写汉字 (10题10分)
根据汉语拼音所提示的读音,把句中所缺的字填写在作答卷上。

1. 这里的路面不平,小心不要__(ban4 )倒。
2. 你做得这么辛苦,这是你应该得到的__(chou2 )劳。
3. 用这么麻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你简直太__(chun3)了。
4. 她是个和__( ai3)可亲的好老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5. 你这样做是错误的,我不能再帮你隐__( man2)了。
6. 承__( meng2)你的关照,我才顺利完成工作。
7. 这个工作他完全是__(ping2)实力得到的。
8. 四周__(qi1)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9. 我去找你时,你__(qia4)巧出去了,所以没遇到。
10.好久没有你的音__(xun4)了,你还好吗?

(二) 填写词语 (8题16分)
根据汉语拼音所提示的读音,把句中所缺的词语填写在作答卷上。

1. 她虽然减肥成功,但脸颊___(ao1 xian4),看起来很憔悴。
2. 他身份___(bei1 wei1),却有颗爱国之心。
3. 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十分令人___(qin1 pei4)。
4. 爸爸不让你夜归,___(chun2 cui4)是为你好。
5. 遇到了这么多___(cuo4 zhe2),但他并没有退缩。
6. ___(hong1 long)一声巨响,大厦顷刻倒塌。
7. 一场大火,把整个房屋都___(shao1 hui3)了。
8. 他语言有___(zhang4 ai4),无法把这事讲清楚。

(三) 虚词测验 (5题10分)
从各题所提供的四个选择中,选出最适当的一个,把代表它的数目字填写在作答
卷上。

1.他上课______不听,______从中捣乱。
(1)不但……还    (2)如果……就
(3)如果……应该   (4)与其……宁可


2.他不但没有悔过,______变本加厉。
(1)因此       (2)反而
(3)因而       (4)然而

3.薇薇______常常运动,______身体并不很健康。
(1)不但……仍旧   (2)如果……而已
(3)为了……起见   (4)虽然……可是

4.英语______重要,______母语也不可忽略。
(1)固然……就是   (2)虽然……但是
(3)尽量……可是   (4)不仅……就是

5.多吃水果,______对健康有益,______还能够美容呢?
(1)不仅……而且   (2)不但……然而
(3)或许……何况   (4)固然……因此
(四) 完成句子 / 造句 (6题24分)
根据所提供的短语或短句,完成句子,或根据词语造句。
1. 与日俱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家喻户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战战兢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奢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你就不要再发牢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也束手无策。

(五) 综合填空 (10题10分)
根据篇章的内容和上下文的意思,选出括号中最适当的词语,然后把它填写在
作答卷上。

一个写作人有机会把自己的作品结集1.(出版 印刷  出现 印制 ),再与读者见面,这是他创作历程中最大的2.(盼望 愿望 期望 奢望),这一份喜悦自然也不是3.(书局 局外 布局 出局)人所能理解的。
为了即将出版的书--尤其是第一本处女作,他会不嫌麻烦地往返4.(狂走 
狂奔 奔跑  奔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对稿、修稿、校对。最后,书终于摆放在书店里,和读者见面了。这时候,就会有一些人冒出头来猛泼冷水:什么作品不够5.( 水准  水平  标准  准确)也敢印成书啦,什么只出了一本书就6.(妄想 妄动  妄人 妄念)成名、目空一切啦……
  如果有一天这些人自己也被人再三邀请,出了一本集子,一时得意忘形,也会说出“文章是自己的好”的漏嘴话。原来在这些人的人生哲学里,别人出书完全是为了名利、思想不正确;是把不好的作品拿出来丢人7.(现行   现世  现形 现眼),有辱华文的神圣8.(尊贵 尊严  尊敬   高贵),应该打入 十八层地狱。
   这些人出书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他们认为他们是把伟大的9.(醒世  旷世  举世   一世)杰作奉献给读者大众,是负起了时代的使命,达到了教育民众和改造社会的崇高目的。他们的文章必可流芳百世,成为后人的10.(样子 楷模  样貌 楷体)。

(六) 理解测验 (5题10分)
根据下面篇章的内容,选出各题最适当的答案,然后把代表它的数目字填在作答
卷上。
有一天,一只小井蛙对来井边饮水的画眉鸟说:“朋友们都嘲笑我坐井观天,孤陋寡闻,什么学问也没有,这太不公平了!画眉姐姐,这回我立下雄心壮志:在两年内一定要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学者!不信你瞧,我的学习计划都订好了!”大概由于过分激动吧,小井蛙的肚皮胀得一鼓鼓的,看样子真要奋发干一番事业呢!
  画眉鸟说:“井娃弟弟,订了计划可得要努力去实现哟!好吧,两年后我听你的消息。”说完就飞走了。
  小井蛙爱不释手地看着自己的宏伟计划,越看心里越美。他兴冲冲地借来了几本厚厚的书籍,心想,这一来当上学者就更有把握啦!
  第二天,小井蛙拿出一本书翻开看了几行。哟!看书还挺吃力呢!他想,先休息几天,等精力充沛了,再来啃这本书不迟。
  一个星期后,当他第二次拿起书的时候,忽然想着:蝌蚪们不是约我今天去游戏吗?去不去呢?小井蛙又想:两年的时间,先去玩,明天再看书吧!
  从蝌蚪那里回来,小井蛙伸伸胳膊蹬蹬腿,感到身上有点酸。他坐下来正准备看书,抬头一看,圆圆的月亮正挂在井台的上空、好几颗星星还冲他眨眼呢!小井蛙心又动了:这好好的天气不赏赏月,开开心,那才傻呢,明天看书吧!
  这样一天推一天,两年的时间不知不觉地溜走了。一天清晨,小井蛙正睡懒觉呢,朦朦胧胧中从井台传来唱歌的声音:“明日推明日,明日有多少,万事推明日,时光空消磨……”“谁呀,这么早就来吵吵,烦死了!”小井蛙嘟囔了一句。!“我是画眉姐姐,特地早来祝贺你成为学者的。太阳都晒屁股了,你还没起床呀?”小井蛙一翻身爬起来,张着嘴巴,摊开双手,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1. 井蛙立下了什么宏愿?
(1)井蛙订了个学习计划,就要努力实现。
(2)井蛙怕别人说他孤寡闻,特别订了个学习计划。
(3)井蛙订了一个学习计划,决心两年内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
(4)井蛙认为朋友们笑它坐井观天,什么学问也没有太不公平了。

2.井蛙对待学习的态度是怎样的?
(1)井蛙很懒,不好好读书。
(2)井蛙总是觉得还有很长时间, 所以今天推明天。
(3)井蛙总想去游戏、去赏月。
(4)井蛙是想等精力充沛了,再来啃书。

3.井蛙最后的结局是:
(1)万事推明日,时光空消磨。井蛙在等待明天的到来。
(2)两年的时间不知不觉溜走了,井蛙学习计划全落空了。
(3)画眉姐姐特地赶来祝贺井蛙成为了学者。  
(4)井蛙推开双手,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4.当画眉姐姐来祝贺井蛙时,井蛙为什么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1)因为画眉姐姐来吵醒它,令它一时紧张。
(2)因为井蛙的计划没有实现。
(3)因为井蛙认为画眉姐姐一大早就来吵它,它很不高兴。
(4)因为井蛙还没有想好怎样说。



5.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1)做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服气。
(2)要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应该制定更宏伟的学习计划。
(3)做人不要坐井观天,孤陋寡闻。
(4)做事要实事求是,言行一致,否则一事无成 

(七) 理解问答 (6题30分)
根据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把答案写在答案卷上。

巴士转换站是我每天必经之处,从生活到工作,从工作到生活,从来没有真正停留下来,也未真正留意什么。
“擦面纸!擦面纸!”老妇人用福建话,在巴士转换站对着行色匆匆的路人,近乎嘶喊地叫卖。
我停了下来,注意到她卖的那种廉价纸巾,我在杂货店里用5毛钱就能买到16包。她卖多少钱我不知道,肯定比杂货店来的高,要不然,卖几包纸巾能让她赚多少钱?
她靠的是路人的怜悯之心,同情她六七十岁了,还拖着佝偻的身躯,费劲地 背着一大袋的纸巾,在巴士转换站兜售。在那皱纹满布的脸上写下生活的艰辛和不如意。
可是,多次在同个地方看到她,却没见到有人跟她买纸巾。
突然很辛酸,因为想起像她这样的老人家,在新加坡好多角落我也曾见过,他们的衣食住行是不是都有着落?
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人人天天为生活而忙忙碌碌,为了解决各自面对的难题,谁也不会轻易为别人慢下脚步来, 轻易停留下来。有多少人在经过这些贫困却又不相干的人身旁时,会在一两秒钟里生起体恤之情,停下来买几包纸巾呢?
在关爱家人与朋友之外,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让那些追不上时代脚步的人感受到一些温情?竞争力强的社会,可以容纳利益与金钱以外的仁心吗?这种仁心,是不是只有在超强阵容的明星冒险表演的慈善筹款演出中才能被唤醒?那是真的被唤醒了吗?
对我来说,优雅社会不只是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戏院里把手机关上、在慈善节目中为一些慈善机构筹得多少万,而是人人应该有发自内心,随时有一种宽厚之心。我们有吗?


1. 文中老人靠什么赚钱生活?(4分)
2 .为什么作者认定老人卖的纸巾比杂货店的贵?(4 分)
3 .从哪里可以看出老人生活很艰苦?(4 分)
4. 作者为什么突然有辛酸的感觉?(6分)
5. 请说明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6分)
A:谁也不会轻易为别人而慢下脚步
B:可以容纳利益与金钱以外的仁心
6 .你认为我们的社会优雅吗 ?为什么?(6分)

Sunday, September 24, 2006

中二快捷华文年终复习答案

答案(1)
一、填写汉字: 10题10分
1.诡2.颂3.豁4.颤5. 扁6.揭7.赦8.斟9.屑10.腻
二、填写词语: 8题16分
1. 拮据2.清澈3.诽谤4.朦胧5.放肆
三、虚词选择: 5题10分 1 2 1 4 1
四、造句/完成句子: 6题24分
五、综合填空: 10题10分
1.显示 2.依赖 3.患上 4.茶饭不思 5.顺手牵羊 6.抛弃 7.接受
8.摆脱 9 确实10.深思
六、理解测验: 5题10分 3 3 1 4 2
七、理解问答: 7题30分
1. 小女孩一个人在家里,觉得害怕。(1)她没有吃饭,爸爸也还没回来。(1)她很听话,作业都做完了,不知妈妈为什么还不回家。(1)爸爸答应她说妈妈在她懂事时会回来。现在她懂事了,各门功课全是班上第一名,想找妈妈回来。(1)
2. 因为作者发现拨电话的小女孩,听起来年纪很小(1)声音听起来又很害怕,(1)作者不想吓着她。(1)
3. 不容易。(1)她先查电话簿找和妈妈相同的名字,(2)再一一拨打,共拨了九通电话,打“错”了好多次,才找到她的“母亲”。(2)
4. 安安的数学测试卷发下来,她只考到42分,觉得妈妈会回家打她屁股而高兴。安安会见到妈妈。(3)一般的小孩怕挨打,但安安却高兴地要妈妈回家打她。或作者为安安(3)
5. 作者一开始用极轻极细的声音,耐心地和安安说话,她没告诉安安她打错电话了。之后,作者还继续和安安通电话,更以妈妈的身份严厉地批评了安安。(5)
6. 作者受感动,哭了。(2)
7. 对/不对。(1)老师斟酌给分。(4)


答案(2)
一 填写汉字:(6题6分)
1岔 2绽  3琐  4婉  5虐 6焕
二 完成句子(2题4分)
三 综合填空:(10题10分)
1脆弱2厌烦 3了结 4关怀备至 5坦诚  
6请教 7对症下药   8厌恶 9 蒸蒸日上 10矛盾
四 阅读理解一:(3篇20分)
   A组:2 1 1 2 2 4 B组:1 2 2 C组:2
五 阅读理解二:(8题30分)
A组:(Q1-Q4)
1 有些客户很有礼貌,几乎可以感觉到他边说话时边拱手作揖。有的寒暄两句,然后进入正题,清清楚楚,干脆利落。也有叫人切齿的客户,电话一通,二话不说,斩钉截铁,以硬邦邦、命令似的口气问话。
2.意思是像哑巴吃了黄连一样,有委屈不能说出来。因为作者正想解释价格是由屋主决定,还未开口,对方吐了一句:“呸!”就收线了。作者认为客户永远是对的,只好哑巴吃黄连。
3.第一个例子是:作者接到一个银行职员的电话,为了推销新的信用卡,直呼其名,连名带姓,毫不友善。
  第二个例子是:有人致电找作者的父亲,并不是父亲的朋友,依然连名带姓,而且装出一付假美国腔。
4.作者想告诉大家和陌生人用电话进行交流应该学会最基本的电话礼貌。

B组 (Q5-Q8)
5 因为作者一直都不敢违反父亲的意愿。默默接受父亲所安排的一切,连穿着也不例外。买新衣、做新衣,对那时的作者,是一件无所谓的事。反正在那种事情上,作者没有个人的选择。
6 班上的同学穿着比较时髦,裤子没褶,裤管也窄些,而作者身上的短裤,还是殖民地警察穿的那样宽宽大大的,十足一副老土样。
7 现今三五岁的小童也讲求搭配,出门要自己选衣穿,更多时候要跟着潮流走。因为今日儿童有他们的想法,大体上都有自己的选择,而父母都依顺,但归根结底是因为社会富裕,生活改善。
8 (1) 醒悟,觉悟 
(2) 即不像这一类,也不像哪一类,形容不成样子,不合格式,不规范。

中一快捷华文年终复习答案

答案(1)
(一)填写汉字
1. 叛 2.谣 3. 漆 4. 掩 5. 株 6. 岔
(三)综合填空
(1)应变 (2)进度 (3)详情 (4)赞好(5)基本
(6)温故知新 (7)巡回 (8)确保 (9)率先(10)表扬
(四)理解测验
3 1 4 2 4 4 2 3 1 1
(五)阅读理解二
A组
(1)他是在各家商店的门口捡纸皮以讨生活但他占用最右边的车道来处理纸皮,快速的车子驶过时,就非常危险了。
(2) 她的动作单调又烦琐,表情平淡而无生色,谨慎地且全神贯注地在寻找。
(3) 因为我们一般人的生活比起那个捡纸皮和那个寻找汽水罐的老人家,不知好了多少。
(4)(a)为他感到极度的担心。 (b)听不见、闻不到、麻木了。
B组
(1)起初“我”这对“母子”是来讨钱的,于是心生厌恶。(1)后来知道
他们是来收废品的,是靠自己的劳力维持生活的,才改变了态度。(2)
(2a)作者猜想有不请自来的客人来了。(2)
(2b)小男孩不是那妇女的亲生儿子。(2)
(3)作者错怪那对母子,以为他们贪得无厌,掏出一百泰币是为了之前自己对他们的厌恶感到抱歉,又对他们俩的拾金不昧的行为表示谢意。(4)
(4)那妇女与小男孩虽然贫穷,却自食其力,不愿意接受施舍。而且他
们为人诚实,具有路不拾遗的精神。尽管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但却相依为命,互相照顾,妇女不视小男孩为累赘,而小男孩也能体谅妇女,抢着搬报纸。这说明了两人都很有爱心, 因此很值得我们尊敬的。(4)




答案(2)
一 填写汉字:(10题10分)
1绊 2酬 3蠢 4蔼 5瞒
6蒙 7凭 8漆 9恰 10讯
二 填写词语:(8题16分)
1凹 陷  2卑 微 3钦 佩  4纯 粹
5挫 折  6轰 隆 7烧 毁  8障 碍
三 虚词选择:(5题10分)
    1 2 4 2 1
四 完成句子/造句(6题24分)
1 与日俱增:爸爸的生意越来越好, 收入与日俱增。他们交往十多年了,感情与日俱增。
* 花 、树木(高度) 与日俱 增
  *生意(收入、营业额 )与日俱增
  2 家喻户晓:《小孩不笨》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电影 。
*有名的人、故事等(白医生不可以)
* 这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小说。(不完整)
3 战战兢兢:小明的数学不及格,战战兢兢地拿出试卷让爸爸签字。
* 要讲清楚战战兢兢的原因。
4 奢望:对于这贫苦的家庭来说,要买一台汽车简直是奢望。
* 爸爸没什么奢望,只希望全家平平安安(不接受,和平时期,平安不是奢望。)
5 你就不要再发牢骚了, 还是赶快想办    法解决这件事。
 你就不要再发牢骚了,这样也不能解决问题。
6 这问题实在太难了, 我也束手无策。
* 婆婆的病很严重,我也束手无策。 (你 又不是医生,不接受 )
五 综合填空:(10题10分)
1出 版 2愿 望 3局外 4奔 波 5水 准  
6妄 想 7现 眼   8尊 严 9 旷世 10楷 模
六 理解测验:(5题10分)
    3 2 2 2 4
七 理解问答:(6题30分)
1. 靠卖纸巾2)也靠的是路人的怜悯之心。 (2)
2. 因为她卖的是廉价纸巾(1)作者在杂货店里用5毛钱就能买到16包。(1)她卖多少钱作者不知道,肯定比杂货店来的高, 要不然, 卖几包纸巾能让她赚多少钱(2)
3. 从她拖着佝偻的身躯,(1)背着一大袋的纸巾,(1)在巴士转换站兜售。(1)皱纹满布的脸,(1)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她生活的艰苦。
4. 因为作者 多次在同个地方看到她,却没见到有人跟她买纸巾,(2) 作 者又 想起像她这样的老人家,在新加坡好多角落也曾见过,(2)担 心 他们的衣食住行是不是都有着落。(2)
5.  A : 谁也 不 会真正拿出时间来关心帮助别人 (3)
B: 在这个社会,还有不讲回报的好心人吗? ( 3 )
*如 答 到 关 爱 朋 友 、 家 人 之 外 的 人 也 会 给 分
6.是 与否 都 接 受 , 自 由 发 挥 , 参 考 篇 章 都 可 以 , 内 容要 合 理 , 表 达 要 清 楚 。

Thursday, May 04, 2006

戒珠寺


王羲之有一颗心爱的明珠。他经常双手摩挲它,用来增强书写的腕力。

有一天,明珠忽然不见了,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王羲之十分懊恼,是谁偷去了呢?经常在他身边的,除了一个寄住在他家的和尚外,再没有别的外人了……因此,他对这位和尚冷淡起来。这位和尚发现主人对他有怀疑,就以“坐化”为名,不吃东西,最后饿死了。后来,家人在宰杀白鹅时,发现明珠在大白鹅的肚子里。原来,是大白鹅把珠子吞下去了。

事情弄清楚了,王羲之深感自己错怪了和尚,后悔不已,十分悲痛。为了纪念这位清白的和尚,他将住房改建成“戒珠寺”,表示以失落明珠的事件为教训,对朋友应以赤诚相待。

入木三分


有一家店铺生意不错,扩大了门面,增添了货物,招牌也想换个新的。可别小看这招牌,它对生意的好坏还挺有影响。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这家店铺哪来的好木板?

凑巧,有人给找来了一块曾经用来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写满了祭祝的文字。开始,人们并不在意,商店老板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笔字洗去,好写新的内容,哪知擦洗了半天,木板上的毛笔字不仅没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层,笔迹依然看得见;木板刨了两层,笔迹还能看见。

人们惊讶了:这是谁写的字,这样深刻有力?一位懂得书法的老先生来看了一眼,立即惊叹得叫起来。看着他一个劲地拍案叫绝的样子,在场的人都很奇怪,纷纷围拢来看。老先生说:“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笔迹啊!这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

吃饺子


一天,王羲之在街上走,来到一家饺子铺门口。那儿非常热闹。可惜门旁有两副对联,字却写得呆板无力,缺少功夫。

王羲之看了,心中暗想:“这样的字,也配挂起来?”他走近一瞧,见铺内有口开水大锅,设在一道矮墙旁边。包好的白面饺子,好似一只只白色的小鸟,一个接一个地越墙飞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滚沸的大锅。一锅下满,“小鸟”就停飞了。等到这锅饺子煮好,捞完,“小鸟” 又排队一样飞来,准确无误。

王羲之十分惊奇,要了一大碗饺子。他用筷子将饺子夹起,慢慢地送到嘴边,轻轻地咬了一口。不知不觉,就把那一大碗饺子,全吞到了肚里。

吃完后,王羲之对自己说:“这鸭儿饺子果然不错!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字写得太差,与这美味饺子实在不能相配!”他找到了店主人。只见一个白发老太婆坐在面板之前,一个人擀饺子皮,又包饺子馅,动作纯熟极了。更令人惊奇的是,包完之后,白发老太婆随手将饺子向矮墙那边抛去,饺子便一个一个依次越墙而过。

老人的高超技艺,使王羲之惊叹不止。他赶忙上前问道:“老人家,像您这深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老人答道:“不瞒你说,熟练需五十年,深熟需一生。”

听了这话,王羲之沉默了一会。然后又问:“您的手艺这样高超,为什么门口的对联,不请人写得好一点呢?”

老人气鼓鼓地说;“唉,并非我不愿意请,只是不好请啊!有的人写字刚有了点名气,就骄傲起来,哪里肯为我们老百姓写字。其实,照我看,他们写字的功夫,还不如我这扔饺子的功夫深呢!”老人的话不一定是指王羲之,可是王羲之听了,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羞愧难当。于是,他特意写了一副对联,恭恭敬敬地送给了这位老人。

十八口大缸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小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

“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什么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成了个“太”字,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小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小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王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继续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桥头题扇


王羲之每次练完字,就在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和砚台。长久如此,池水由清变黑,成了有名的“墨池”。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终于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最杰出的书法家。

有一天,王羲之到城里去办事。那时正好是炎炎夏日,天气热得像火炉。走啊走的,忽然传来一阵哭声,王羲之好奇地向四处张望,发现一个老婆婆靠在篱笆边哭泣,王羲之觉得很诧异。

听了老婆婆的述说,王羲之十分同情她的遭遇,于是对她说:“老婆婆,你的扇子上没有画,也没有字,当然没人要。我来给你的扇子写几个字好吗?”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但是觉得他很热心,就把扇子都交给了他。

王羲之立刻去借来了笔、墨、砚,然后靠在石桥的栏杆上,拿着扇子题字,不一会儿,就给每一把扇子题好了字。老婆婆看到这些龙飞凤舞的字,把扇子弄得黑一块,白一块,脸上露出不高兴的样子。王羲之安慰她,说:“您不用担心,这些扇子题了字,包您可以卖出去,而且还可以多卖几个钱呢。”

老婆婆半信半疑,拿了题上字的扇子到街上去卖。许多过路的人都认得出是王羲之的墨宝,一时人声喧嚷,吸引了许多人围观。一会儿折扇果然被抢购一空。

老婆婆过后才晓得替她题字的人,就是名闻天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羲之帮助老婆婆的事情,就这样传开了。大家都称赞王羲之,说他不但是个大书法家,还是一个古道热肠的好心人呢。

现在绍兴市内有一座石拱桥,叫做"题扇桥",据说就是王羲之为老婆婆题扇的地方。

口水救命


王敦是个有权力的政治领袖。他很忙,根本没时间来放松自己。但,却有一件事是他愿意暂时放下公务去轻松一下--陪他的侄儿王羲之玩。

这一天,王敦逗着十岁的王羲之玩!不知不觉,已到深夜。王敦舍不得让王羲之这个开心果回去。于是,他扮鬼脸对王羲之说:“今晚就住叔父家吧!”王敦继续逗王羲之开心,好让他忘了要回家。王羲之累了,睡着了,当然,也就住在王敦家了。

隔天一早,王敦的谋士--钱凤,把王敦叫醒,和他商量政治机密。刚睡醒的王敦就在卧房里和钱凤谈细节。谈到一半,王敦突然大叫一声:“啊!糟糕!我忘了床上还有一个人啊!”这时,王敦才想起王羲之还睡在里面。 钱凤冷冰冰地望了王敦一眼:“不管谁睡在里面,为了不泄露机密,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杀人灭口!”

早就已被吵醒的王羲之,听到钱凤要王敦杀掉自 己,非常害怕!“该怎么办?该怎么办?他要叔叔杀我啊!”王羲之心里一直喊着。而王敦没办法,只好拿着刀,朝床走去!

王羲之决定伪装成睡得很熟的样子,来表示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听见王敦与钱凤之间的谈话。王羲之使劲地猛吐口水、狂流口水,吐得到处都是,流得全身都有,被子、枕头、衣服、头上、脸上、手上……

所以,当王敦拿着刀,无奈地走到床边,掀开床单,准备要杀王羲之,却看到满床铺的口水时,他不禁堆起满脸笑容,对钱凤开心地叫着:“不必杀我宝贝侄儿啰!你看他睡得多熟,熟到连口水都流成这个样,都氾滥了!根本就不可能听见我们在说些什么嘛!哈哈哈!太好了!我不必杀我最疼爱的侄儿啰!”王敦与钱凤正是因为看到了王羲之口水横流的样子,才打消了杀王羲之的念头。看来,流流口水,不但对身体有益,有时还能救自己一命!

王羲之吃墨

为练得一手好字,王羲之整天都在书房里练字,甚至废寝忘食。 王羲之七岁的时候,就和他的父亲一起向当时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他非常喜爱书法,走路的时候,也常常考虑字体的构造和行笔的方法。心里想着,手指也就在自己的身上一横一竖、一点一划地写个不停,日子长了,连衣服也被划破了。

有一次,他照例一拿起笔来,就忘了周围的一切,兴致越写越高。从早上写到晚上,又从晚上写到深夜,夫人端来了饭食,凉了又热,热了又凉、他也顾不上吃。有一个字,他写了不知多少遍了,始终不满意,于是再写。他就这么个脾气,任何一个字,甚至一笔一画,不练到自己满意的地步是不会罢休的。

这样,不知不觉,迎来了雄鸡的第一声啼鸣。他这才感到,是该休息了,肚子的确饿了。他随手抓起一个馒头,沾着一碟豆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因为这种吃法简单方便,可节省不少时间。吃着吃着,他忽然皱起了眉头。原来,他对刚才落笔的一个字不满意,觉得需要改一改,于是一边用馒头沾着“豆酱”咀嚼着,一边继续练字。

这时,夫人又走进来劝他休息,一看,先是大吃一惊,接着“格格”地笑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王羲之聚精会神地练习毛笔字,一只手抓着馒头不知不觉伸到了砚池里,沾着墨汁吃起来,显然,他是错把墨汁当成豆酱了。王夫人笑着拿来铜镜,王羲之一看,只见满嘴是乌黑的墨汁,不由得也哈哈大笑起来。

Thursday, April 20, 2006

《地球日》感想

请针对学校庆祝《地球日》的活动,谈谈你的感想。

Wednesday, April 12, 2006

《地球只有一个》


希望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爱护环境的小主人,做宣传环保的小天使,让我们居住的地球,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
请为地球写一个宣传环保的口号吧!

Friday, March 17, 2006

「汪洋中的一条船」补充资料


「汪洋中的一条船」写的是郑丰喜(1944年-1972年)个人的经历。他出生在台湾中部一个贫穷的家庭,共有ll个兄弟姐妹。他一生下来双脚就是畸形的,所以,他从小就只能爬着走,不能站立。

郑丰喜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求学的念头,他由小学升上初中、高中,直到大学。他念大学时,台北有一位医生,免费为他装上一双义脚,使他能够站立起来。大学毕业后,他就在家乡的一所中学教书,1972年因病去世。

下文是从郑丰喜的作品「汪洋中的一条船」选录出来的。


《我要读书》

一个夏天的黄昏,爸爸带了一位老师回来。爸爸指着我的双脚对老师说:“脚这个样子,走路都得爬,怎么可能上学呢?”接着又说:“要是学校肯让他寄宿的话……”那位老师不等爸爸讲完,就摇摇头说:“像这样,要读书实在也没有办法。”说完就走了。我低下头,看着弯曲的双脚,想到前途,不禁掉下了眼泪。但是,我心里却不停地喊着:“我要上学!我要读书!我要和常人一样天天去学校。”

有一天,邻居阿兴要到学校去办理新生入学手续。他问我要不要去学校玩,如果要,他可以背我去。我毫不考虑地说了一声“要”,便立即爬回家去换一套较新的衣服。

到了学校,阿兴背着我到处参观。一位女老师看见了我,问我叫什么名字,喜欢不喜欢读书,我一一回答了她。她除了称赞我聪明外,还在黑板上写了一些注音符号教我念。想不到在短短的三十分钟内,我居然学会了所有的注音符号。她更惊奇了,认为是一个奇迹。她说:“只要你好好努力,将来一定可以出人头地。”她还问我:“这个新学期开始时,你来上课好吗?”我又毫不犹豫地点头。

我终于可以上学了。当时和我一同上学的有阿兴、李可、堂兄、表哥等, 他们轮流背我上学回家。然而不久之后,有些大人说话了。有的说,背着我会背坏身体;有的说,背我会被传染成跛脚。总之,就是不许他们的儿子帮我,因此,我必须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我用布包着书包,把它绑在腰部,然后沿着人少的道路爬去学校。每当遇到生人,我就暂时停下来,等那些奇异的眼光消失后,才再趴着继续爬。
这种爬的滋味,不是大家所能想像得到的。遇到大热天,路上沙粒如火球,爬在上面,手脚都会起泡脱皮;遇到下雨天,满地泥泞,爬在上面,弄得全身又湿又脏,真苦死人。可是,为了学业,为了前途,我只有不顾一切地往前爬了。

Monday, March 06, 2006

「汪洋中的一条船」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具有顽强意志的人,他们虽遭遇不幸,但不向命运低头,经历不断奋斗,最终获得成功。「汪洋中的一条船」中的郑丰喜便是很好的例子。以下是这故事的简介:

「汪洋中的一条船」叙述一个残疾青年奋力自强却也灿烂一生的历程。郑丰喜出生双腿残废,险遭抛弃,幸而爷爷与二婶等人的疼爱庇护,终于能够从艰难的困境中成长起来。

因为家贫,幼年的郑丰喜经历了随耍猴人街头卖艺,养鸭时有几乎丧生洪水,环境的艰苦折磨,鼓励了郑丰喜自强不息的毅力与上进心,不但靠双手生存了下来,还争取上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可是因为他的残疾,使他受到了一些老师的刁难及学生的欺辱。郑丰喜宠辱不惊,以他的聪慧及过人的勇气与毅力,了大家的尊敬与钦佩。

为了完成中学学业,郑丰喜到处打工,他以一篇「汪洋中的一条船」参加微文比赛,引起了社会很大的回响。许多人表示愿意资助他完成学业,但是他却不愿过多依靠他人。最让郑丰喜欣喜的是专家徐锦章替他装了义肢,使他站了起来。

郑丰喜终于不负众望考上了中兴大学法律系,并继续撰写「汪洋中的一条船」。大学时,他和同学吴继钊相恋。吴父吴母虽钦佩郑丰喜的奋斗精神,却不愿女儿嫁给他。郑丰喜上门与吴父吴母恳谈,吴母要他为吴继钊着想,而郑丰喜坚持只有自己才能给吴继钊幸福。经历周折,郑丰喜终于与吴继钊结为连理。婚后郑丰喜与吴继钊生活幸福美满,育有两女。

三十一岁时,郑丰喜因癌症不治逝世,身后留给人一段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

请跟我们分享你的感想。

我们这一班


你们总有用不完的精力及主意。
好好善用自己的专长,
为生命点上灿烂的光芒!

让我们互相学习,
增进彼此知识及友谊!